近年来,为保障安全生产、提高机场管理效能,越来越多的机场引入先进装备设施及信息化手段,传统民航向智慧民航的演变趋势已无法阻挡。
2018年9月20日,旅客流量位居中国大陆第四的民航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实施的新一代A-CDM站坪运行管理系统通过项目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应用北斗高精度站坪管理系统的民航机场。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83)旗下子公司北京招通致晟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这一系统,实现了以厘米为单位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大比例尺高分地图、行业标准专题图层、2D/3D/视频融合等技术。
这一系列新时空框架技术的引入和有效应用,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站坪的高精度可视化管理、监控预警、业务全流程追溯、大数据分析等智慧管理提供了完备的系统支撑。
1、机场站坪管理之殇
对于机场内部具有诸多严格限制、极端重要的高密度交通区域——机场站坪,一般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除了在站坪区域内用地面标线来规范各类对象的运行,多采取为地勤车辆安装GPS定位设备进行监控,以防范事故发生。
但由于美国对亚洲绝大多数地区,仅开放普通民用级别的GPS信号,定位精度一般在5-15米,远远不能满足站坪区域的安全管理需求。
若采取差分定位等技术手段对GPS定位进行修正,不仅成本上扬,定位精度依然无法满足民航安全运行的要求。
站坪一旦有人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驶发生事故,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航空器损伤,还会引发航班延误或取消等间接性经济损失。据统计,国际上平均每万架次飞机的站坪事故发生率为3.27次。
2、高精度定位+高分地图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A-CDM站坪运行管理系统的正式投入使用,引领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赋能智慧民航新潮流的同时,突破性地解决了站坪精度不高的难题,机场运营安全从而有了更加切实的保障。
▲安装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载终端的各类车辆
据招通致晟总经理林伯瀚介绍,如今,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站坪区域内,合众思壮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40余种各类型号的车辆全部安装了实现了厘米级定位精度的合众思壮北斗高精度车载定位终端。原本用于测量测绘的RTK(实时差分定位)技术被应用于机场作业车辆进行定位导航。
在大比例尺高分地图上,配合合众思壮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应用,站坪上的车辆从原本示意性的一个个“点”,变成一个个准确具备长、宽、高的“体”,精准实现对车辆位置及姿态的监测,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实用性。
与此同时,具备定位和通讯功能的通导一体化手持终端,已配备给机场近千位工作人员,实时监测其工作位置、状态及具体操作,实现平台化安全监管、集群对讲、任务安排及管理、资源使用及优化等各项功能。
3、应用成效显著
每天,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站坪上一千多个活跃的作业车辆及人员的实时定位轨迹清晰显示在合众思壮大比例尺高分地图上,准确反映了机场实时作业态势。
同时通过2D/3D/视频的融合还原站坪内实际的地物场景,实现机场站坪各类资源运行态势的直观、准确展现。
▲高精度地图中显示的车辆、人员位置及状态实现碰撞预警、电子围栏等功能
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框架的搭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真正获得了切实可用的站坪管理能力,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灵活性,强化了对站坪人员和车辆设备的位置数据获取、处理、业务规范以及智能决策能力。
当地勤车辆超速或即将驶入违规区域时,能够提前收到系统的提示和告警。所有人员和车辆的轨迹信息能进行可视化展示及事后大数据分析。同时,还支持作业线路优化、司机驾驶习惯改进等。
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车辆和设备的里程统计及维修保养等做到有据可依,实现真正高效的数据运营服务。
4、高精度智慧民航
更加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民航管理,离不开愈加精准的时空信息。新时代发展的智慧民航需要由数据来驱动,并且须由高精度的数据来驱动。
智慧民航不单要在站坪实现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还要在航站楼内,采集更多的人(旅客)和物品(行李)的信息;在更开阔的室外,采集更多的跑道及空域信息;以及更人性化地采集更精准的旅客行为和消费习惯……
智慧民航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进行持续推进与演化,以及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北斗高精度站坪管理系统的应用,是中国精度为民航智慧管理赋能所迈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民航机场正式进入使用中国自主产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时代。